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   /   学校新闻   /   正文
学校新闻
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时间:2025/09/03 作者:宣传部 文/图 编辑:祁燕苹  校对:林秀椿  点击数: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师生集中观看阅兵方阵的飒爽英姿、磅礴气势,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校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教务处处长 应少明:当激昂的军乐响彻天安门广场,身为高校教务处工作者,我们内心激荡的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的缅怀,更有对“如何以课程思政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这一命题的深刻思考。这场大会不仅是一次历史记忆的唤醒,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为我们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力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历史观。让青年学子明白,国家的强盛不是凭空而来,和平的环境需要自觉守护,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保卫处处长 林腾辉:抗战老兵胸前的勋章、受阅部队坚定的眼神,让我读懂“胜利”二字的重量——那是先辈用血肉之躯挡住炮火、以不屈意志守护家国的证明。当整齐划一的方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更明白:强大的国防是和平的底气,而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正是筑牢安全防线的基石。作为校园安全的“守护者”,我们的工作虽没有硝烟,却同样承载着“守护”的使命。抗战先辈用“不放弃每一寸土地”的信念保家卫国,我们便以“不放过每一处隐患”的态度排查校园;先辈用“舍生忘死”的勇气抵御外敌,我们便以“随时待命”的担当应对突发情况。铭记历史,不是追忆苦难,而是传承“守护”的责任。今后,我将带领保卫处全体人员,把抗战精神融入校门值守、巡逻防控、应急处置的每一个环节,用扎实的行动守护师生安全,让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安全感”,在校园里代代延续。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王楠楠:我深感这不仅是一场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盛典,更是一堂直抵人心的“大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此次阅兵中受阅方阵的铿锵步伐和先进装备的科技锋芒都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具象体现,是民族复兴的强音也是自立自强的宣言。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更要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未来工作中,要同全院师生一起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敢为人先”的勇气,并将观看阅兵收获运用到育人实践、深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中,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科技自立自强等,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旅游管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吴德潘: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倍感震撼与自豪。受阅方队整齐划一的步伐、威武雄健的身姿,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震撼亮相,展现了我国军人的风采和强大的国防力量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宣誓,它昭示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必须将这种澎湃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孙剑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持走和平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次阅兵活动展现了国威和军威,激发了广大民众和青年学子的自豪感和爱国情。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当以此次纪念活动为生动教材,激发青年学子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珍惜和平,立志报国,勤奋学习,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

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成皓:看到各族人民欢聚一堂,人民军队气势磅礴,红色基因血脉相传,深刻而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富强国泰民安的深层涵义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铿锵誓言,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本次阅兵仪式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国家统一意志、民族精神意志、战略安全意志的集中展现。组织收听收看阅兵仪式让师生深情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永恒真理。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持续加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抗战精神,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让爱国主义成为青春最鲜亮的底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医学院副教授 陈翊圣:收看了纪念大会,我深刻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实力与自信,也为我们的未来注入了无尽的动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从阅兵式中看到了不仅仅是我国军事力量的集中展示,更是国家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的深刻体现。无论是水下潜航器,还是高超音速导弹,背后都有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斗。这些技术的成功展示,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象征,更代表了我国在自主创新、科技研发领域的辉煌成就。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面对挑战,我们不仅要敢于创新,更要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只有坚持自主研发、锐意进取,勇攀科研高峰,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站稳脚跟,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吴宝清当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军威的雄壮。这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力军威的阅兵式,更是一次对历史的铭记和对未来的展望。阅兵仪式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要自觉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旅游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系主任、副教授 谢新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千钧,句句铿锵。阅兵式上,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如钢铁长城般威严;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彰显着我国国防实力的日益强大。这一切让我深刻感受到,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流砥柱,她引领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站在先辈用牺牲换来的和平土地上,更该懂得: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让复兴之路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坚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将这份家国担当融入三尺讲台,以知识为刃、以情怀为盾,培育出既有历史使命感又有时代创造力的新青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复兴之火生生不息。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周子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盛大活动,对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正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与历史启迪。阅兵仪式所展现的,不仅是中国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强大实力,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场跨越历史的纪念,不仅凝聚了民族情感,强化了集体记忆,也促使我们再度审视教育的根本使命。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自觉将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将历史启示转化为课堂中的生动实践,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数理学院党委组织员 孙文霞: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我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阅兵场上,整齐划一的步伐、威武雄壮的装备展示,无不彰显着我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坚定信念。尤其是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让我深刻体会到国家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也让我对国家安全充满信心。在观礼过程中,我被官兵们昂扬的精神面貌深深感染。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珍视。此次观礼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作为高校教师党员,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 陈明辉:阅兵式上,方阵步调一致、铿锵有力,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力量。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法宝,也展现了国家的强大与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阅兵式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和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铭记历史,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退休教师 黄健:九三大阅兵场面恢宏壮观,军列队气势恢宏,整齐划一,先进的军事装备夺人眼球,令人震撼。这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强大的军力,今天的中国完全可以碾压一切敌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了强大的后盾。我们要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努力奋斗!

旅游管理学院2022级旅游管理(闽台)专业学生 柯桢萍:这场盛典,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捍卫,彰显了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坚定的民族自信。历史深刻昭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我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于磊:“铭记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生逢盛世,我为身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茶学专业学生 孙伊婷盛大的阅兵仪式展现了国家威武之师、和平之师的雄风,彰显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每一位青年学子的责任。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们虽未身着戎装保家卫国,但同样肩负着科技强国、造福人民的使命。我们要学习前辈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中,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这便是我们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对和平最有意义的守护。

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王晓梅:观看阅兵,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专业理想的洗礼,它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个人所学与国家命运如此紧密相连。我们敲下的每一行代码,都与强国建设息息相关。作为信息工程学院的学子,我们应以为国奉献为源,以创新为钥,努力掌握核心技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未来,我们要用技术守护盛世安宁,将阅兵激发的豪情转化为学习动力,把强国之志融入代码、算法与创新中,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筑牢“数字长城”,让青春在为国家与和平的奋斗中绽放光彩。

语言文化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 宋雄艺:作为宁德师范学院大学生国防教育协会的成员,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受阅部队铿锵的步伐,新型装备的亮相,展现了中国现代化人民军队的雄姿。这场阅兵是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告慰,更是面向未来的和平宣言。先辈们用血肉铸就今日盛世,我们更当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发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国防不仅仅是军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当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旅游管理学院2022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闽台合作)专业学生 肖杭:当我看到整齐列队的军队、先进的装甲车队以及空中飞过的战斗机时,我心潮澎湃。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的精彩展示。外媒的高度关注,多国领导人的出席,让我们看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积极传播和平理念,让bet356手机版,bet356体育app人了解这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我们定当不负使命,勇毅前行。

数理学院202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 罗高烨:看完“九三大阅兵”,我的心情至今还没有平复。这就是中国的牌面,是热血,是自豪,更是泪目。整场阅兵有太多让人热血沸腾的瞬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大新型兵种方队首次亮相,震撼登场。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首次成建制走上天安门广场,这不仅是阵容新,更是战略维度的跃升。航天部队守护的是太空安全,网络部队是国家的电子长城,信息支援部队是现代战争的中枢神经。特别是网络空间部队,口号是“锻造网空坚兵”,他们守的不是边疆,而是看不见的网络战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信息领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时刻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向世界传递中国守护和平的信念。

退休教师吴春老师观看完纪念大会后心潮澎湃,感概万千,赋七绝诗一首:

七绝  胜利诗篇

        ——赞九三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一)铭记历史

猎猎旌旗满广场,欢腾似海映曦光。

光辉抗史须铭记,永保和平世运昌。

(二)空中护旗梯队

铁翼凌云护赤旗,长空织锦显国熹。

三声必胜昭天下,党领江山万载祺。

(三)徒步方队

倒海排山动地雷,千军列阵破空来。

寒光淬甲锋芒冽,誓卫山河天下威。

四)女民兵方队

玫瑰铿锵气势恢,英姿飒爽显军威。

红颜且展凌云志,不让须眉耀翠微。

(五)战旗方队

战旗猎猎映山红,血铸功勋忆抗倭。

擎起荣光承壮志,军魂永续踏征歌。

(六)装备方队

钢铁洪流涌向前,战旗翻卷映长天。

强军理念今朝显,且看神威震宇寰。

(七)空中梯队

铁翼凌云气势雄,彩烟曳舞动苍穹。

战鹰列阵惊鸿影,浩气长萦九域风。

(八)国宾莅临

卄六国宾聚北京,同欢胜利意盈盈。

腾龙魅力彰天下,携手齐奔伟业程。

(九)缅怀先烈

钢阵铿锵气自昂,空车缓进寄哀长。

当年血肉铭国耻,先烈英魂万代扬。

(十)共创未来

东倭战火刻心间,白鸽腾空唤太平。

挥手同书新画卷,春风万里谱新篇。